最好的股票配资炒股
发布日期:2025-04-28 20:42 点击次数:141
1972年4月,开国上将李达在身陷囹圄长达4年后终于出狱,周总理特意对李达说:“出来之后买股票用杠杆,可别忘了你夫人,这几年她为了你的事曾多次与我联系,你的夫人很是贤良!”
李达听后也是百感交集:“这些年真是难为她了,我对不起她!”虽然身在狱中,但是,对于夫人这些年为自己伸冤的动作也是有所耳闻。谁曾想,当年那段二十多天就闪婚的缘分竟然如此牢固!
那么,这位连周总理都不禁夸赞的李达夫人究竟是何许人也?又是如何与李达将军结缘的呢?
李夫人名叫张乃一,出生于1913年。父亲张之慎是河南郾城县出了名的开明绅士,也正是托父亲的福,张乃一这个小女儿才能在7岁时就进入私塾学习。
虽然自民国肇造已近十年,可是,在中原内地,女子进入私塾学习依然是个稀奇事。而张乃一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她在郾城县立高小的入学考试中以第二十名的优异成绩踏进校门。高小毕业后,又顺利考入了省立开封女子中学。
展开剩余89%在这里,她第一次接触到了社会主义。学校里新聘的教员中不乏共产党员,他们先进的思想让她这个渴望光明的女学生深深着迷。不仅如此,她还从教员手中借到了一本《妇女与社会主义》,中国妇女自古以来地位低下的根源被作者用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唯物史观分析得十分透彻,张乃一被深深触动,她意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中国女性。
从此之后,加入共产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成为了张乃一的梦想。以至于后来当面对大哥要求她退学回家结婚的要求,她信念坚定地拒绝道:“我要到社会主义实现了再结婚!”
1936年,张乃一考入河南大学,在开明进步的大学校园里,她成功地接触了正在开封做地下党工作的刘子久同志。
刘子久当时是河南省委书记,他一直以培养优秀青年干部、恢复和重建河南党组织为己任。张乃一对社会主义的向往让他深深动容,在他的引荐下,张乃一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积极组织宣传抗日救亡工作。
1938年9月,党组织决定派张乃一带人去延安学习深造。在收拾行李的时候,日军轰炸她家乡、家人生死未卜的消息传到了张乃一的耳中。张乃一悲愤不已,发誓要抗战到底。
在延安的学习结束以后,“女八路”张乃一又被分配到了中央妇委,负责陕甘宁边区的妇联工作。当时的延安男同志比女同志多,像张乃一这样相貌出众又富有才华的女子自然更为引人注目。许多单身的男同志纷纷主动向张乃一示爱,就连一些领导干部都热心地为其牵线搭桥,对此,她都无动于衷。
对张乃一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国仇家恨,她因此公开宣称:不打败日寇绝不嫁人!张乃一说到做到,直到三十岁都快成大龄剩女,依然态度坚定,完全没有谈恋爱和结婚的意思。于是,她在抗战期间,延安人送绰号“马其诺防线”。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还未等张乃一品尝胜利的喜悦,组织上便决定派遣部分人员到前方一线工作,以准备应对试图发动内战的国民党反动派。而张乃一则被分配到太行山革命根据地。
彼时,负责太行山党组织工作的李雪峰得知消息后很是惊喜,原来,他一直为自己的老上级李达的终身大事头疼。自从1944年李达与妻子齐珂离婚后至今单身,而如今,从延安来的队伍里正好有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单身女性张乃一,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
为此,李雪峰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身在晋冀鲁豫军区的李达。当看到信件的内容后,李达这位身经百战的老革命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刘伯承和邓小平纷纷来了兴趣,也要看看写的什么。
邓小平看完后,对李达笑着说:“你这把年纪了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我们对你的私生活可关心的很啊。正好雪峰给我们带来了个好消息,我限你一个月之内拿下这个‘马奇诺防线’!”
刘伯承也很是兴奋,因为其妻子汪荣华刚好也在这支队伍里。他说:“你就放心吧!我妻子刚好与那位张乃一同志一队,我写信让她帮你美言上几句!”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达自然不好拒绝。与此同时,他也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女同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汪荣华在收到刘伯承的信后,便主动找张乃一聊天,时间一长两人成了好朋友。一天晚上,汪荣华“无意间”提到了李达,说:“李参谋长虽然打仗是把好手,就是人过于讲原则,结果把自己老婆得罪成了前妻。”
女性本就对这种话题感兴趣,张乃一也不例外,她急忙问:“李参谋长是怎么和他前妻闹掰的?”
汪荣华笑着说:“你不知道,有次上面发棉衣。他前妻齐珂为了拿到新棉衣就来找他走‘后门’。结果我们的李参谋长铁面无私,让齐珂碰了一鼻子灰。齐珂这人本就火气大,嫌他过于老实,于是,两人就离了婚。”
张乃一听完对素未谋面的李达顿时产生了好感:“李参谋长这么好的人竟然还有人与他离婚,真是让人搞不明白。”
汪荣华趁机说道:“你和李参谋长人都挺好的,而且都单身,我看你俩就挺般配的。”
张乃一毕竟是个没谈过恋爱的女人,一听羞红了脸,嘴上虽然反驳了几句,心里已经对李达有了朦胧的好感。
很快,又一个机会来到了这些“好事者”的面前:张乃一的眼镜摔碎了。
张乃一是个近视眼,对此,她连忙向上级请求允许自己去县城配眼镜。上级以张乃一初到这里为由,为她派了个向导,但是,向导并没把她带到县城,却带到了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
在戴上司令部提前为她准备好的新眼镜后,张乃一这才发现,自己眼前站着一群首长。邓小平为了给李达争取机会,谎称自己要将张乃一调到军区工作,工作上负责向李达参谋长汇报。
随后,李达站了出来与张乃一打招呼,这是张乃一第一次见到李达本人。李达身材魁梧,慈眉善目,又不摆领导架子,给张乃一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张乃一不禁想到:“汪荣华同志说得不错,李参谋长还真是个好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达以工作为由时不时拉着张乃一聊天。二十多天过去了,两人感到十分投缘,互相都很有好感。李达是个急性子,就找时间主动问起她为什么三十多了还成家。对此,张乃一诚实地交代:“这是因为我当初发誓不打败日本人绝不成家,因此,延安很多人还给我起了个‘马其诺防线’的绰号。”
李达趁机发起了攻势:“现在日本人已经投降,而法国人的马其诺防线也早就被攻下来。你现在可以考虑成家了,只是,不知道我能不能成为那个与你成家的人?”
虽然通过这些天的相处,张乃一心底也对李达抱有特殊的感情,然而,面对此番突如其来的求爱,仍旧感觉到无所适从:“我们才相识20多天,是不是有点太快了,还是再互相了解一段时间吧。”
李达见状有些着急:“20天都能打一场硬仗了!这20多天来,我们还不够了解吗?我认为你是个很好的女同志,至于我,如果你还想了解什么,我让你了解个清楚!”
见李达如此真诚,原本就对李达抱有好感的张乃一最终下定决心,愿意与他结婚成家。
李达把婚礼的日期定在了1945年12月14日,这是他当年正式加入红军的日子,这一天,对李达来说意义重大!这一年,张乃一32岁。
两人的婚礼十分简单,仅仅是照了张合照,便各自再度投身于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婚后,张乃一对齐珂留下的孩子视若己出,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生活很是恩爱。
然而,李达在军中身居高位,注定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解放战争开始后,怀有身孕的张乃一一边独自养胎,一边不遗余力地支持丈夫工作和操持家务。为了不给在前线的丈夫添麻烦,从不在信中提到自己的难处。
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和军中要务的处理让夫妻两人聚少离多,直到李达在1958年因特殊原因被降职调任负责国家体育工作之后,两人才有时间互相陪伴。但是,这段时间李达的待遇却没有恢复,空有工资没有票证的他,在当时那个凭票证供应物资的年代只能靠张乃一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后来,在“特殊时期”,李达遭到迫害,被非法在牢狱中关押了四年。而张乃一也因丈夫受到了牵连时不时遭到非人待遇,对此,她没有一句怨言。在这四年间,张乃一为了证明丈夫的清白多方奔走,向周总理等上级领导反映情况。最终,李达在周总理的帮助下,才终于被放了出来。
面对妻子,出狱后的李达愧疚不已:“为了我,你这些年真的受苦了,我对不起你啊!”
张乃一则安慰起了丈夫,说道:“我们是共患难的夫妻,这都是应该的。我都想好了,如果他们还要再关你,我就陪你一起进监狱,我们夫妻俩谁也分不开!”
1985年10月,李达因为患重病而卧床不起。此时,已经72岁的张乃,一天天不间断地在医院照顾李达,直到两年多后,因操劳过度而昏倒在地才中断。即便如此,抱病在身的张乃一依旧坚持每周去医院看望丈夫两到三次。
1993年7月,李达终究还是被病魔夺走了生命,享年88岁。
80岁的张乃一在伤心过后,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和老眼昏花的身躯而坚持伏案工作,历经一年,在丈夫的祭日将自己编写的《李达军事文选》放在了丈夫遗像前。
在她看来,这是铭记丈夫的最好方式。
张乃一是一名伟大的女性,婚前买股票用杠杆,她是思想进步、独立自主的爱国女青年,婚后,她是艰难支撑家庭的贤妻良母。张乃一虽然与李达是“闪婚”,两人之间的感情却无比牢固,张乃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什么叫做不离不弃的真心和同甘共苦的真爱!
发布于:天津市Powered by 福州炒股配资论坛_最好的股票配资炒股_股票怎么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